新闻资讯

2024年铅锌行业大事记

01

火烧云铅锌矿引领中国铅锌资源增储上产步伐

2024年铅锌行业大事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新疆火烧云铅锌矿是世界级高品位铅锌矿山,铅锌地质储量超2100万吨,露天开采规模250万吨/年。同时,火烧云铅锌矿项目并未止步于矿产开发,而是着眼于产业链延伸和上下游协同发展,配套建设铅锌冶炼产能60万吨,将成为世界单体最大锌冶炼项目。自2022年正式启动以来,火烧云铅锌矿项目一直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2024年12月,新疆火烧云铅锌矿铅锌冶炼工程回转窑正式点火,标志着新疆火烧云铅锌矿建设迈入新的阶段。

除了新疆的火烧云铅锌矿之外,中铜资源旗下兰坪铅锌矿扩产、江铜集团旗下冷水坑矿田银珠山矿区、贵州鼎盛鑫矿业旗下猪拱塘铅锌矿等项目,各自以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在中国乃至全球铅锌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猪拱塘铅锌矿是继新疆火烧云铅锌矿之后,国内新发现的又一高品位超大型铅锌矿,铅锌金属储量327.44万吨,潜在价值超千亿元,其开发建设已被列入贵州省重点项目。

2024年铅锌行业大事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根据安泰科统计预测,2025年中国铅锌精矿合计新增产能有望达到30万吨金属量,增产将达到近年高位。

02

多因素扰动矿山生产,铅锌加工费创历史极端低位

2021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干扰,国内外铅锌矿山生产持续未达预期水平,尤其是全球锌精矿产量已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矿山品位下降、意外事故、生产计划调整等事件叠加扰动,Antamina、Gamsberg、Tara和Dugald River等骨干在产矿山均出现持续或阶段性减产;此外,新建矿山项目爬产也相对缓慢,2024年最受瞩目的Kipushi矿山6月份投产以来进度持续不及预期,其全年产量指引从10-14万吨精矿(锌金属量)减至5-7万吨。

矿山减产及原料需求增加共振下,2024年,铅锌精矿加工费均大幅下跌至历史罕见的极端水平。其中,国产锌精矿加工费最低跌至1300元/吨,结算后最低不足3000元/吨,进口矿最低下跌至-40美元/干吨;同期国内铅原料供应紧缺问题也持续发酵,铅精矿国产及进口加工费从年初的900元/金属吨、40美元/干吨分别跌至最低550元/干吨、-40美元/干吨。

过低的加工费导致冶炼厂亏损扩大,铅锌冶炼厂开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倒逼加工费从四季度开始稳步回升。截至2024年末,国产锌精矿加工费已回升至1800元/吨附近,结算后最高恢复到4150元/吨;铅精矿加工费也随着铅银精矿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而缓慢回升。预计2025年,国内外矿山增产及恢复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带动铅锌精矿的供应形势逐步好转。

03

中国锌冶炼企业不断强化自律,凝聚共识

2024年,锌冶炼加工费严重背离冶炼企业成本承受能力,面对锌精矿原料市场出现的极端变化,中国锌原料联合谈判(协调)小组(CZSPT)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湖南长沙召开季度会议,国内十余家锌骨干企业到会。

小组自2023年成立以来,在提升国内锌冶炼行业自律水平、共同维护锌市场公平交易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引领锌冶炼企业不断凝聚共识:一是共同呼吁国家重视锌矿资源的战略地位,加大国内找矿和增储上产的支持力度;二是控制新增冶炼产能,加速低效产能退出步伐,修炼自身,共同提升产能治理能力;三是在加快现有产能的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不断提高锌复杂二次物料的利用占比,同时加快锌湿法冶炼浸出渣全面无害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共同提升锌冶炼绿色水平。

此外,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倡议下,锌冶炼企业通过适时调整现有生产线检修计划、加大二次物料使用及推迟新建产能达产时间、建立锌精矿加工费地板价机制、坚决抵制锌精矿原料中其他金属元素的不合理计价等举措,稳住了加工费持续下滑的局面。

04

宏观与基本面共振,铅锌价格创新高

2024年,宏观因素与基本面共振,国内铅价摆脱长期低迷的趋势,呈现冲高回落趋势,价格重心上移。3月之后,宏观利好政策不断,国内原料紧张问题持续发酵,冶炼厂减停产范围扩大,资金助推量价齐升,沪铅主力合约于7月触及近六年来最高点20050元/吨。随后,铅消费旺季预期回落,市场矛盾从供应端切换为消费端,沪铅阶段性回落后,区间震荡运行,最终收于16765元/吨。2024年,SHFE主力合约均价为 17313元/吨,同比上涨9.8%。

此外,供给侧因素带动锌价也触及近两年新高26315元/吨,SHFE主力合约均价为23337元/吨,同比上涨8.6%。

05

政策法规集中颁布,推动再生铅行业规范化

2024年,国家多项政策及标准颁布,对再生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行业持续规范化。

4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要求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明确了反向开票的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解决资源回收企业发票获取难题。

5月,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国令第783号)(以下统称“783号文”),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783号文”中,“第十条”针对各地税收优惠和财政奖补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多项政策的颁布施行,理顺了产业链税务关系,有效避免不正当竞争。尽管短期内部分再生企业成本增加,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规范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06

铅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

2024年10月10日,西矿稀贵金属公司多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及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成功投料试生产,标志着项目全线联动贯通,并于12月达到满产水平。该项目采用氧气底吹熔炼-液态渣底吹还原-烟化挥发三连炉工艺,以金精矿、银精矿、低品位多金属矿及铜冶炼、锌冶炼产出尾渣为原料,项目满产后将形成电铅20万吨/年、金锭6吨/年、银锭430吨/年、硫酸25万吨/年的产能。除西矿稀贵金属公司外,湖南白银股份有限公司三连炉升级改造项目、河南省灵宝市新凌铅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铅项目也将先后建设投产。国内铅冶炼项目的提升改造,更多聚焦以铅冶炼作为载体,将金、银、铜、锑、铋等有价金属进行综合回收利用。

为推进我国锌冶炼渣利用绿色高效升级,2024年1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分会和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锌冶炼渣绿色高效利用专题推进会”,会议总结了国内锌冶炼企业在渣无害化处置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锌冶炼渣处置的先进工艺,研究其未来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此次推进会是国内锌冶炼企业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加强合作、共促发展的重要会议,是加快推进锌冶炼渣处置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促进锌冶炼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07

上期所修订铅期货合约及交割细则,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对铅期货及交割细则进行了修订:一是自2024年4月12日起,按照GB/T 469-2023生产的铅锭Pb99.994或Pb99.996制作标准仓单履约交割;二是国产铅的每锭重量为48kg±3kg、42kg±2kg、24kg±1kg,删除了40kg±2kg的块重规格;三是自2025年4月11日起,按照GB/T 469-2013生产的铅锭不得入库制作成标准仓单,原已制成的标准仓单可继续使用用于期货合约的履约交割,但一经转成现货,不能再制作标准仓单。

上海期货交易所紧跟国标修订进程,调整期货交割品级标准,体现出期货市场贴近现货、为产业服务的特点,有助于推动铅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铅市场的期现融合。

08

“以旧换新”带动国内铅锌消费

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包括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7月再次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为3月发布“方案”的具体执行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现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8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助力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水平。

随着各地“以旧换新”活动有效开展,对汽车、家电等市场的消费带动作用明显,产量数据表现亮眼。2024年1-11月,全国汽车、家用电冰箱、空调、家用洗衣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8.1%、9.4%、6.3%。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并加大实施范围和购买数量,为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增长,随着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将持续带动铅锌消费。

09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再修订,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迎来重大利好

2024年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完成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对《征求意见稿 》等文件予以公示。

与现行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以下简称“新国标”)相比,《征求意见稿 》主要对提高防火阻燃性能要求、防范非法改装行为、保障骑行安全、增加北斗定位及通信功能、企业质量保障要求和方法、适当放宽整车重量和优化脚踏骑行功能等方面进行修订。其中将使用铅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由55公斤提高至63公斤,从而使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更好满足消费者正常的续行里程和充电频次需求。

早在2024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的安全要求,还从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热扩散等7个方面设置了电池组的产品安全准入门槛。

毋容置疑,电动自行车中的铅锂之争将持续,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超3.5亿辆,其中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占比接近20%。但随着多项以“安全导向”的电动自行车政策颁布,以及铅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拟放宽,无疑会给铅蓄电池需求提供新助力。

10

新能源成为锌消费的主要亮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风电、光伏基地和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4.9亿千瓦和8.2亿千瓦‌,同比分别增加19.2%和46.7%。

风电设备耗锌部位主要集中在风电塔筒和风电螺栓表层,会喷涂一定量的锌以达到防腐作用。光伏领域采用镀锌钢结构的主要是光伏支架。目前,行业内光伏支架普遍使用太阳能支架的材料主要有表面阳极氧化铝合金、304不锈钢和Q235+热镀锌钢件。铝合金支架通常在民用建筑屋顶上使用,由于铝合金的承载力较低,无法应用在大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另一方面铝合金的价格比热镀锌后的钢材要高,无价格优势。镀锌支架由于性能稳定,制造工艺成熟,承载力较高,安装简便,故目前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电站中。

在绿色能源低碳的赛道里,锌的用途的主要领域是光伏支架和风电,目前市面上60%的光伏支架是钢支架,需要镀锌。预计2024年光伏支架的耗锌量同比增长4%左右,出口支架的耗锌量同比增长6%左右,而风电耗锌量同比增长3%左右,成为锌消费的主要亮点。

11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

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对《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大气部分进行了修订,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铅、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新版《标准》对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等关键指标均有明显调整,其中对颗粒物的限值由最低80mg/m3调整至10mg/m3,对二氧化硫的限值由最低400mg/m3调整至100mg/m3,对硫酸雾的限值由最低20mg/m3调整至10mg/m3;将铊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值分别规定为0.05mg/m3和0.3mg/m3,镉及其化合物的标准限值分“铅、锌冶炼(精铅铸锭工序、锌熔铸工序、镉回收工序除外)”和“镉回收工序”两类,排放限值分别规定为0.2mg/m3和0.4mg/m3;并规定铅制酸、还原炉、烟化炉、富氧回转窑、锌冶炼侧吹炉烟气的基准含氧量为14%,其他冶炼炉窑(电炉除外)烟气的基准含氧量为9%,换算为基准含氧量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达标判定依据。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了一系列有关节能降碳、污染物排放等方针政策,对有色金属行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例如,要求铅、锌冶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50%,推进有色等行业深度治理,并参照重点区域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等。这些政策要求为《铅、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铅锌稀贵团队  

副总经理:

唐武军    010-63971739

首席专家:

冯君从    010-63966271

事业部经理:

刘    麦    010-63978092-8003

铅锌研究组:

事业部副经理:

张志伟    010-63978092-8236

锌市场分析师:

杨珺婷    010-63978092-8166

王健月    010-63978092-8299

铅市场分析师:

谢序航    010-63978092-8223

李   元    010-63978092-8116

李   申    010-63978092-8187

贵金属研究组:

《中国贵金属》总编、资深专家:

靳湘云    010-63976171

事业部副经理、《中国贵金属》主编、资深专家:

石和清    010-63971861

铂族金属分析师、资深专家:

姬长征    010-63978092-8082

黄金分析师:

盛   文    010-63978092-8218

白银分析师:

李   元    010-63978092-8116 

《中国贵金属》副主编、白银分析师:

王维玮    010-63978092-8062

贵金属分析师:

张元元    63978092-8033

稀散金属研究组:

锗、镓高级分析师:

李伊兰    010-63978092-8238

铟、铋、硒、碲分析师:

李承宸    010-63978092-8123

钨钼研究组:

钼、钒市场资深专家:

高海亮    010-63970875

钨市场资深专家:

杨召会    010-63978092-8077

钼、钛市场高级分析师:

张智伟    010-63978092-8072

安泰科铅锌研究团队

(免责声明:安泰科始终追求使用的资料完整、所作的分析客观公正,作出的结论尽可能准确。但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即使同一时期的信息和分析报告也可能存在差异。安泰科提供的信息、数据及结论仅供客户参考,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与安泰科无关,客户自行承担对因使用本报告中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本报告为安泰科编辑制作,版权归安泰科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安泰科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报告的内容,请联系010-63978092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为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未经安泰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安泰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转自:安泰科)

关键词:

留言评论

◎欢迎您留言咨询,请在这里提交您想咨询的内容。

验证码